巢湖防雷檢測的具體內容有哪些?給大家簡單的來分為下面幾個:
接閃器檢測
(1) 檢査接閃器與建筑物屋面外露的其他金屬物體的電氣連接、與防雷引下線電氣連接以及屋面設施的等電位連接情況。
(2) 檢查接閃器的位置是否正確,焊接固定的焊縫是否飽滿無遺漏,螺栓固定等防松零件是否齊全,焊接部分補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接閃器是否銹蝕1/3以上。接閃帶是否平正順直,固定點支持件是否間距均勻,固定可靠,接閃帶支持件間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線距離不大于1m的要求。每個支持件能否承受49N(5kgF)的垂直拉力。
引下線檢測
(1) 對于首次檢測的引下線應檢查引下線防雷施工的隱蔽工程記錄。
(2) 檢查明敷引下線是否平直,無急彎。引下線支持件1司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線部分0.5~1.5m,垂直直線部分1.5~3.0m,彎曲部分0.3~0.5m的要求。
(3) 檢查引下線、接閃器和接地裝置的焊接處是否銹蝕,油漆是否有遺漏及近地面的保護設施。
(4) 首次檢測時應用卷尺測量每相鄰兩根引下線之間的距離,記錄引下線布置的總根數,每根引下線為一個檢測點,按順序編號檢測。
(5) 首次檢測時應用游標卡尺測量每根引下線的規格尺寸。
(6) 測量明敷引下線與附近其他電氣線路的距離,一般不應小于1.0m。
(7) 檢查斷接卡的設置是否滿足如下要求:1)采用多根引下線時,宜在各引下線上距地面0.3~1.8m之間裝設斷接卡。2)當利用混凝土內鋼筋、鋼柱作為自然引下線并同時采用基礎接地體時,可不設斷接卡,利用鋼筋作引下線時應在室內外的適當地點設若干連接板,該連接板可供測量、人工接地和作等電位連接用。當僅利用鋼筋作引下線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體時,應在每根引下線上距地面不低于0.3m處設接地體連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體時應設斷接卡,其上端應與連接板或鋼柱焊接。連接板處宜有明顯的標志。
接地裝置檢測
首次檢測時應查看隱蔽工程紀錄I檢查接地裝置的結構和安裝位置檢查接地體的埋設間距、深度、安裝方法檢査接地裝置的材質、連接方法、防腐處理。檢査接地裝置的填土有無沉陷情況,沉陷處應回填土。檢査有無因挖土方、敷設管線或種植樹木而挖斷接地裝置,若接地裝置被挖斷,則應進行修補。首次檢測時應檢查相鄰兩接地體中的垂直距離,要求兩接地體垂直距離應大于20m。
等電位連接檢測
大尺寸金屬物體連接檢測檢查設備、管道、構架、均壓環、鋼骨架、鋼窗、放散管、吊車、金屬地板、電梯軌道、欄桿等大尺寸金屬物與共用接地裝置的連接情況。如已實線連接,則應進一步檢查連接質量、連接導體的材料和尺寸,并測量其接地電阻值。
平行敷設長金屬物檢測檢查平行或交叉敷設的管道、構架和電纜金屬外皮等長金屬物,其凈距小于規定要求值時的金屬線跨接情況。如已實線跨接,則應進一步檢查連接質量、連接導體的材料和尺寸,并測量其接地電阻值。
長金屬物彎頭,閥門等連接物檢測檢查類防雷建筑物中長金屬物的彎頭、閥門、法蘭盤等連接處的過渡電阻,當過渡電阻大于0.03Ω時,檢查是否有跨接的金屬線,并檢查連接質量、連接導體的材料和尺寸,并測量其接地電阻值。
總等電位連接帶檢測檢查由LPZ0區到LPZ1區的總等電位連接狀況,如已實現其與防雷接地裝置的兩處以上連接,應進一步檢查連接質量,連接導體的材料和尺寸,并測量其接地電阻值。
電涌保護器(SPD)檢測
當電源采用TN系統時,從總配電盤(箱)開始引出的配電線路和分支線路必須采用TN-S或TN-C-S系統。原則上電涌保護器(SPD)和等電位連接位置應在各防雷區的交界處,但當線路能承受頂期的電涌電壓時,SPD可安裝在被保護設備處。線路的金屬保護層或屏蔽層宜首先與防雷區交界處進行等電位連接。電涌保護器(SPD)必須能承受預期通過它們的雷電流,并具有通過電涌時的大嵌位電壓和有熄滅工頻續流的能力。電涌保護器(SPD)兩端連線應滿足《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的要求,SPD兩端的引線長度不宜超過50cm。SPD應安裝牢固。
屏蔽檢測
建筑物或線路屏蔽在抵御雷擊電磁脈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這種作用的大小,也就是屏蔽效能的多少直接影響到電子系統抵御雷擊電磁脈沖的能力。建筑物屏蔽體的基本要求一般是利用其屋面的金屬屏蔽、立面的金屬屏蔽(包括對外的金屬門、窗,陽臺的金屬欄桿等)、樓層的金屬屏蔽(包括每層樓板的樓板鋼筋)等構成,其兩兩之間應采用焊接或綁扎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并與防雷裝置等電位相連。
巢湖防雷檢測的具體內容就是以上幾點了,如果你對防雷檢測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或者有需要做防雷檢測的朋友,請聯系我們。
專業客服為您解疑答惑